吉林人事考试信息网 www.qiangqiang8848.com 判断题
1.研究者认为,直觉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 )
2.记忆术是认知策略的一种。( )
3.教师和学生的地位是不平等的,因为教师享有管理学生的权力。( )
4.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和罗杰斯的有意义学习在本质上是一样的。( )
5.我们听到了远处火车微弱的鸣叫声,属于感觉。( )
6.发现教学法就是让学生去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 )
7.儿童身心发展存在高速发展的时期,反映了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
8.智育的任务就是教学生学习文化知识。( )
9.学生中常见的焦虑反应是考试焦虑。( )
10.个体主观能动性的最高层次是心理活动。( )
11.“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说的是道德认知。( )
12.觉察刺激之间微弱的差别的能力称为差别感觉阈限。( )
13.我国的必修课程一般包括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 )
14.只要肯钻研教材,教师就能备好课。( )
15.电视剧《西游记》中有各种各样的妖怪,但他们的形象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利用了想象的一种加工方式——黏合。( )
16.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育法律关系属于平权型法律关系。( )
17.素质教育必须以德育为导向。( )
18.课程就是德、智、体全部教育内容的总和。( )
19.首因效应就是第一印象效应。( )
2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 )[page]
参考答案及解析
1.×。中公讲师解析: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发散思维。
2.√。中公讲师解析:认知策略包括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记忆术是精加工策略的一种。
3.×。中公讲师解析:从教育法律关系上说,管理学生是教师的基本权利。但是从更广泛的意义来看,学生作为独立的社会个体,在人格上与教师是平等的。社会主义的新型师生关系倡导的是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4.×。中公讲师解析: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强调的是新旧知识之间有实质性的联系,而罗杰斯的有意义学习关注的是学习内容与学习者之间的关系,两者本质不一样。
5.×。中公讲师解析:对事物的理解性的感觉属于知觉,题干的含义是个体从微弱的声音中判断是火车鸣叫,属于知觉。
6.×。中公讲师解析:运用发现法进行教学时要依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确定探究发现的课题和过程。这是运用发现法的基本要求之一。
7.×。中公讲师解析:在某一时期,儿童身心发展较其他时期迅速,反映了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8.×。中公讲师解析:智育的任务不仅要教学生文化知识,而且要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
9.√。
10.×。中公讲师解析:从活动水平角度看,个体主观能动性由三个层次构成:第一层次是人作为生命体进行的生理活动,第二个层次是个体的心理活动,最高层次是社会实践活动。
11.×。中公讲师解析:“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属于道德意志。
12.×。中公讲师解析:觉察刺激之间微弱的差别的能力称为差别感受性;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称为差别阈限。
13.√。中公讲师解析:必修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共性。就我国现阶段基础教育课程现状而言,必修课程一般包括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
14.×。中公讲师解析:教师备课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即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page]
15.√。中公讲师解析:黏合是指把两种或两种以上客观事物的属性、元素、特征或部分结合在一起而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16.√。中公讲师解析: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属于平权型。平权型教育法律关系是两个具有平等法律地位的教育关系主体之间产生的教育法律关系,通常视为教育民事法律关系。
17.√。中公讲师解析:德育对其他教育起着保证方向和保持动力的作用,它体现了社会主义教育的方向。
18.×。中公讲师解析:课程不仅包括了全部的教育内容,还包括课外活动、家庭作业和社会实践等活动。
19.√。中公讲师解析:首因效应是指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也叫最初效应、第一印象效应。
20.√。中公讲师解析: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五十三条。
编辑推荐>>>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