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人事考试信息网 www.qiangqiang8848.com 判断题
1.奥苏贝尔认为,接受学习是一种机械学习,而发现学习是一种有意义学习。( )
2.心理实验中计算机模拟的应用标志着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诞生。( )
3.依法执教就是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按照教育法律、法规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法制化和规范化。( )
4.学习动机可以影响学习效果,同时学习效果也可以反作用于学习动机。( )
5.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计划应坚持“下要保底,上不封顶”的原则。( )
6.在前运算阶段,儿童已经掌握了守恒概念。( )
7.近代社会,主张进行绅士教育的是英国的洛克。( )
8.有时在大街上遇见熟人,明明知道对方的名字,但就是想不起来,这种现象称为“舌尖现象”。( )
9.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展示标本,这属于模像直观。( )
10.问题解决的策略主要可分为算法和启发法两大类,逆推法属于算法策略。( )
11.初中生思维发展的一个主要特点是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有了显著的发展,但容易产生片面性和表面性等缺点。( )
12.在寒冷的冬天,可以看到户外的人不断呼出“白气”,这种现象在物理上称为气化。( )
13.对学生的指导、引导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 )
14.凝聚力是衡量一个班集体与否的重要指标。( )
15.教师的威信有两种,一种是权力威信,一种是信服威信。( )
1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单行法律。( )
17.备课通常是指“教师在上课前的教学准备”,一般要求教师要备课程标准。( )
18.问题解决是内在的心理加工实现的,这体现了问题解决的认知性。( )
19.学校发生突发事件时,应当先救护未成年人。( )
20.英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提出的能力结构论是群因素论。( )[page]
参考答案及解析
1.×。中公讲师解析: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是从学习方式的维度上划分的,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是从学习内容与学习者认知结构的关系维度上划分的,四者之间没有必然的对应关系。奥苏贝尔强调的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2.×。中公讲师解析:现代认知心理学诞生的标志是奈塞尔的《认知心理学》的出版。
3.√。中公讲师解析:本题是对依法执教概念的考查。
4.√。中公讲师解析:学习动机影响学习效果,反过来学习效果也会影响学习动机,如一个学生学习效果不好,可能会挫伤其学习积极性,降低学习动机。
5.√。中公讲师解析: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计划具有普遍性的特点,坚持“下要保底,上不封顶”的原则。
6.×。中公讲师解析:儿童在具体运算阶段才掌握守恒概念。
7.√。中公讲师解析:洛克主张绅士教育,认为绅士教育是最重要的,一旦绅士受到教育,走上正轨,其他人就都会很快走上正轨。
8.√。
9.×。中公讲师解析:运用标本,属于实物直观教学。模像直观包括各种图片、图表、模型、幻灯片、录像带等。
10.×。中公讲师解析:逆推法是常用的启发法策略之一,还有爬山法和手段—目的分析法。
11.√。中公讲师解析:到了初中阶段,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有所发展,但仍带有不少片面性和主观性。
12.×。中公讲师解析:呼气时,刚从嘴里呼出来的是气体,出来遇冷后变成液态的小水滴,由气态变为液态在物理上称为液化。
13.×。中公讲师解析:对学生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教师的责任是帮助学生由知识不多到知识较多,由不成熟到成熟,最终是要促成学生能够不再依赖教师,学会学习、学会判断、学会选择。
14.√。中公讲师解析:群体凝聚力是指群体对成员的吸引力和成员之间的相互吸引力。关系融洽、凝聚力强的班级,会使学生产生强烈的自豪感和认同感,顺利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所以,凝聚力常常成为衡量一个班集体与否的重要标志。
15.√。
16.×。中公讲师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教育基本法律。
17.×。中公讲师解析:教师备课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即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
18.√。中公讲师解析:问题解决的认知性体现问题解决活动是内在的心理加工实现的,整个活动过程依赖于一系列认知操作的进行。
19.√。中公讲师解析: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しā返谒氖?。
20.×。中公讲师解析:吉尔福特提出智力的三维结构论,认为智力包括内容、操作和成果。
编辑推荐>>>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